索引号: | /2024-00015 | 成文日期: | 2024-04-0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湖州市商务局 |
2024年,全市商务系统将紧紧围绕“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要求,聚焦商务高质量发展,强力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实干争先、担当作为,推动商务经济再上新台阶,为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精彩湖州篇章贡献商务力量。
(一)主要指标设置
1.投资目标。新引进3亿元以上项目300个,备案3亿元以上项目200个,八大新兴产业链项目占比70%以上;开工3亿元以上项目160个、竣工3亿元以上项目110个。实到外资总额确保全省前4,制造业外资占比29%以上。
2.贸易目标。出口占全省份额基本稳定。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速高于省均;数字服务贸易增量保持全省前6。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规模稳步扩大。
3.消费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网络零售额增长6%以上,全口径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销售额)分别增长12%、10%、12%、12%。
商务主要指标情况一览表
(二)重点工作举措
围绕“强招引、稳外资、稳外贸、促消费、守底线”5项重点,开展好五大行动,打造6项标志性事项(见附件)。
一是围绕“强招引”,全力实施“项目集聚”行动。重点是推进“1168”大招商行动,落实好双招双引大会上提出的“八种打法”,全力谋产业,拼项目。一是落细落实招商体系机制。持续抓好市场化、专业化两支招商队伍建设,保证全市驻点招商队伍500人和市场化专业化招商500人,具备2年以上招商经历人员占比超50%,稳定“千人招商”格局,持续深化“一把手”领衔式招商,开展招商引才“奔跑者”“奔跑的招商员”评选表彰,浓厚招商氛围。用好市级资源要素“蓄水池”,落实好协同招引推进、“一企一策”和首谈项目备案、项目流转合作、重大项目报告等机制。二是创新创优招商引资打法。聚焦八大新兴产业链,深化拓展与高层次、权威的行业协会合作机制,联动举办好专题招商推介活动。谋划举办第二届“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投资合作洽谈会,深度参与进博会等重点展会,全力推动展商变投资商。强化市场化专业化招商,加强与高端咨询机构、知名中介机构、头部基金机构和专业园区机构等合作。力争全市建立招商合作的中介机构或投资机构不少于100家,尽快实现“2+8”平台与长三角先导性大平台深度合作全覆盖。三是凝心聚力提升项目质效。坚持量质并举,以质为先,加大对备案固投完成率、八大新兴产业链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占比等考核,进一步压实项目质效。用好招商引资云平台,实现项目在谈、引进、推进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同时,加大对近年来引进项目降档、退库或终止以及项目数据质量存在问题等情况的督导。
二是围绕“稳外资”,全力实施“招商出海”行动。重点是推动境外驻点招商、QFLP试点为重点的外资路径建设,破解高质量外资集聚关键环节。一是创新拓展外资招引途径。落实《湖州市赴境外驻点招商建设方案》,实质化推进欧洲、美国、日本等境外驻点招商,绘制世界500强国内产业招商地图,力争在引进规模大、影响力强的龙头产业项目上实现突破。强化市区县专业化外资招商队伍,谋划成立市招商中心(特战队)外资招引部。二是创新拓展利用外资方式。大力推行“基金+股权+项目”招商,加快QFLP基金项目转化落地,支持试点企业在境内开展循环投资。加强企业境外投资的引导和推动,力争在境外产业园建设上有所突破,同时积极做好企业返程投资服务和政策引导。三是创新拓展外资服务保障。推动中德、中美、中韩、中芬、浙澳等国际产业园能级提升,强化与各国别深度合作,引导国别项目集聚,实现园区与当地产业深度融合。深化和完善“浙是你家 湖州有爱”外资企业服务沙龙,强化外资企业服务闭环管理,全年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议等系列活动4场以上。
三是围绕“稳外贸”,全力实施“拓市增单”行动。重点是迭代升级“百团千企”拓市场增订单专项行动,围绕“我和企业闯全球、我和企业走全国、我和企业惠湖州”谋划出台专项行动方案,修订完善支持政策,全力服务企业拓市场。一是强化展会主渠道拓市。周密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力争全年开展“我和企业拓市场”境内外拓市系列活动10场以上,重点组织和支持展会150场次以上,出国(境)团组200个以上、企业1000家次以上。积极组织国内外知名客商、采购商进湖州活动,助力外贸企业在家门口宽领域、多渠道竞逐海外市场。二是强化新兴市场开拓。深耕欧美日等传统市场,大力拓展东盟、中东、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6月底前在东南亚等地率先建立以“海外仓+海外展示中心+直播空间”的“湖州海外营销中心”,实现实体化运作,根据后续运行情况在德国和美国等重点市场推广。三是强化新业态拓市。持续推进跨境电商“店开全球”“品牌出海”“独立站领航”系列行动,支持平台企业实现多元化海外布局。全年举办对接活动20场以上,新增跨境电商独立站10个。大力招引和培育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力争2024年全市引进和培育亿元以上跨境电商龙头企业达到70家以上,销售亿元以上跨境电商自主品牌20个以上。抢抓国家出台二手车出口新规窗口期,积极争取更多二手车出口主体。力争取得二手车出口资质企业2家以上,年出口二手车1000辆以上。
四是围绕“促消费”,全力实施“创新激活”行动。重点是以“浙里来消费”为主线,创新推进“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三新消费,激活消费潜能,全力提升消费活力。一是挖潜“节庆营造”新业态。排浪式开展汽车消费嘉年华、夜间经济巡回季、绿智家电消费季等重点促消费活动100场以上,引导市场主体“有节应节”“无节造节”促消费,繁荣“家门口”商业网点,形成品牌效应,激发本地消费活力。二是引育“百店百企”新主体。鼓励对商圈、综合体、街区等引进国际国内一线品牌、网红品牌及开展新品首发活动等给予一定奖励,力争全年引进各类首店、体验店100家以上。三是融合“产业消费”新模式。依托现有的童装、美妆、家装以及“老字号”湖笔等特色产业,搭建产销一体展贸平台,强化产业链与消费链协同融合。充分释放演唱会、音乐节、体育赛事等各类活动溢出效应,配套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提升来湖、在湖消费。打造“我来自湖州”老字号拓市场品牌活动,聚焦“线上渠道、线下网点、协同平台”拓展,鼓励老字号与高铁12306、高速服务区等开展战略合作。
五是围绕“守底线”,全力实施“保供提标”行动。重点是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保根本、求创新,全力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严格落实地方储备粮增储任务。6月底前完成新增1.57万吨地方储备粮规模,全市地方储备粮达到23.05万吨。加快推进储备仓储设施建设,推动德清县、安吉县中心粮库新建项目,新增高标准仓容14万吨。二是全力打造粮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依托“五优联动湖州模式”形成的发展优势,持续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引入科研团队,加强本地优质粮种选育;以市级绿色储粮示范库为引领,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储粮先行示范区,完成两个市级地方标准立项;强化区域公共品牌宣传,发展智能冷链新零售。三是打造粮食执行督查示范样本。拓宽传统监督执法办案思路,制定全市粮食执法督查月度检查、季度巡查、专项检查工作制度。充分依托“浙江粮仓”信息化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对政策性粮食收储违规业务进行预警预报。推进“浙江粮仓”开发粮食收储企业绿色仓储管理绩效评价模块,提升监管效能,构建监管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