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发布时间:2023-09-12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湖州因太湖得名,位于浙江北部、太湖南岸,市域面积58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1.3万,下辖吴兴、南浔2个区,德清、长兴、安吉3个县和南太湖新区、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2次对湖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州安吉考察,赋予我们“再接再厉、顺势而为、乘胜前进”的新期望新要求。近年来,湖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和湖州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不断开辟“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新境界,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区县、全国创新型县等52项省级以上荣誉在湖州实现区县“全覆盖”。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0亿元,增长3.3%,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在2022年中国百强城市榜单中居46位、比2021年提升6位。2023年1-6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9%,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9.9%和23%、增速排名全省第1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和7.1%。
  在湖州看见历史人文之美。湖州是一座有着5000年文明史、近2300年建置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丝绸文化、湖笔文化、茶文化、瓷文化的发祥地。市郊钱山漾遗址被命名为“世界丝绸之源”,“辑里湖丝”获1851年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金奖;“文房四宝”之首湖笔就产于湖州,曾孕育了曹不兴、赵孟頫、吴昌硕等开宗立派的湖州籍书画大家,吸引了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苏轼等名家在此挥毫泼墨,有“一部书画史,半部在湖州”之说;茶圣陆羽在这里完成了世界首部茶学巨著《茶经》;德清原始瓷窑址被称为“中国瓷器发源地”。太湖溇港、桑基鱼塘系统分别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长兴“金钉子”剖面入选全球首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湖州素有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文化基因,北宋思想家、教育家胡瑗在湖州创立“湖学”,首倡明体达用、分斋教学,奠定了宋韵文化的思想基础;科举时代,湖州进士及第1530人,其中状元18人;近代以来,涌现了“辛亥革命首功之臣”陈英士,“龙潭三杰”之一钱壮飞,“两弹一星”功臣钱三强、赵九章、屠守锷,“海空卫士”王伟等民族脊梁;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湖州走出的院士多达42位。
  在湖州看见自然生态之美。湖州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绿色发展先行地,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元代诗人戴表元曾写下“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的佳句。近年来,湖州坚定不移深化实施“千万工程”,坚持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三美同步”,美丽浙江考核荣获“十一连优”,“五水共治”九夺大禹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获评全国同类城市第一,主导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在全国首创“河长制”,是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2022年12月,被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组织认定为全球唯一的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今年6月28日,全国人大将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州首次提出“两山”理念的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今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湖州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开幕式。目前,全市共拥有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及吴兴西塞山、南浔古镇、德清莫干山、长兴太湖龙之梦乐园、安吉大竹海等知名景点,打造了德清“洋家乐”、长兴“上海村”、安吉“亲子游”等特色旅游品牌,国际滨湖度假大会、世界乡村旅游大会永久会址落户湖州,率先实现省级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区县全覆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列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前10位,其中安吉县连续5年位居榜首。2012年9月,安吉成为全国首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县;2021年12月,安吉余村获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今年“五一”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424.37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20.97%、比2022年增长187.32%。
  在湖州看见经济发展之美。作为江南望郡,湖州素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以“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黄金狗”为代表的近代湖商曾积累了富可敌国的巨额财富,历史地见证了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与变迁。改革开放后,湖州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形成了多个具有湖州特色的块状经济,吴兴童装、南浔木地板、德清板材、长兴蓄电池、安吉椅业的产销量分别占到全国的65%、66%、70%、80%、33%。这些年,湖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了以南太湖新区和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为龙头的“2+8”高能级平台体系,培育了高端装备、现代纺织、休闲旅游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金属新材、绿色家居3个500亿级产业集群,以及6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9家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56家上市企业、7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2次被国务院评为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在2022年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中,湖州列第27位。目前,湖州正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加快构建以绿色智造为特征、以“新能源汽车、物流装备、合金特材、工程机械、光电通信及半导体、数控机床、生物医药、地理信息”为主导的八大新兴产业链,德清县被工信部列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获得五星级评价8个,总量居全省第3位。湖州是全省唯一实现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区县全覆盖的地市,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连续6年居全省首位,是全国第二个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城市。
  在湖州看见开放自信之美。湖州地处长三角地理中心,同时属于“上海大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是“接沪融杭、联通苏皖、环湖协同、辐射内陆”的重要枢纽。近年来,湖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成功承办了2020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已建成杭宁高铁、商合(湖)杭高铁2条高速铁路,沪苏湖高铁加快建设,如通苏湖城际铁路、杭德市域铁路开工,“十字型”高铁网即将成型;已形成杭宁、杭长、练杭、申苏浙皖、申嘉湖、杭州二绕“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四好农村路”成为全国标杆;拥有京杭运河、长湖申线、杭湖锡线、湖嘉申线、东宗线、东苕溪和梅湖线等“七干七支”内河航道网,内河集装箱运输量居全国同类型港口首位,长湖申航道有“中国小莱茵河”之称;建有德清、安吉2个一类通用机场。深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全面开展“1211”综合交通重大项目促开工行动,到2024年,湖州将形成30分钟通达上海、60分钟通达长三角主要城市、90分钟通达长三角所有地级市的“369交通圈”。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2022年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联合国秘书处在中国设立的首个直属专门机构——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在湖州挂牌成立,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规划总面积66平方公里西塞科学谷成为“科创中国”首批创新基地,创新指数列居全省第3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第30位。持续深化各领域改革,工业碳效码、标准地、农村“三块地”等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成为全省试点,要素“蓄水池”改革获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将每年的5月20日确立为“湖州人才日”、11月1日确立为“湖州民营企业家节”,创新实施每周三常态化举办“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12345“湖商通”投诉专线、营商环境网上投诉平台等“1会议1热线1平台”机制,全力打造“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
  在湖州看见民生幸福之美。湖州自古就有“放尔生,放尔命,放尔湖州做百姓”的美誉,是全国城乡发展最均衡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湖州聚焦打造共同富裕绿色样本,扎实推进全市域“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等9大省级试点,连续2年获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绩效考核评价优秀等次,被列为第19届杭州亚运会5个协办城市之一。在全省率先实现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欠发达村“清零”,85%的行政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到80万元以上,城乡收入倍差缩小至1.61:1,走在全省全国前列,被列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9.75%和99.95%,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每年1.24万元/人,学前教育“安吉游戏”模式享誉国际,省级教育基本现代化区县实现“满堂红”,市级医院全部达到“三甲”,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实现全覆盖,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连续3年居全省首位,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扎实做好东西部对口协作,湖羊扶贫入选第二届“全球减贫最佳案例”,安吉黄杜村捐赠白茶苗助力贫困地区群众增收致富的做法,得到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肯定。
  在湖州看见社会和谐之美。湖州百姓向善、民风淳朴,孝文化源远流长,是著名的孝子之乡。近年来,湖州牢固树立“平安是最大利润,风险是最大成本”的理念,高水平统筹发展与安全,荣获全省平安建设考核“十六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城市、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首批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群众安全感、满意率稳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认真践行“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探索形成了乡村治理“余村经验”、镇域治理“织里经验”,在全省率先实现县乡村三级矛调中心全覆盖,相关做法被中央政法委点名表扬;创新推出“防诈热线”,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制止高危电诈案件3642起、挽回群众损失5072万元;创新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行动,已成功挽救27名意图轻生青少年。2019年“中国治理的世界意义”国际论坛在湖州举行,成为展示“中国之治”的重要样本。
  在湖州看见政治清明之美。湖州是一片红色沃土,有着深厚的红色记忆、独特的红色基因。近年来,湖州自觉站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扎实开展以组织创强、队伍创优、全域提升、全面过硬为主要内容的“双创创全”组织力提升工程,形成了“党建创新看湖州、党建高地在湖州”的生动局面。在全国首创“党性党纪教育一刻钟”工作制度,“导师帮带制”经验做法2次得到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肯定,余村作为唯一基层党组织代表在全国“七一”表彰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党员队伍分类管理、新时代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等两项工作被中组部纳入全国试点。坚持勤廉并重,持续迭代深化清廉单元建设,深入开展清廉机关、清廉学校、清廉国企、清廉医院、清廉村社等清廉细胞创建,制定发布全国首个清廉乡村建设市级地方标准,全面打响了“清廉乡村看湖州”的工作品牌。
  在湖州看见干部勤廉之美。湖州一座向上向好、蓄势蝶变的城市,也带动了一批迎风奔跑、担当作为的党员干部。去年以来,湖州坚持“目标引领、差距管理、过程控制、考核激励、以实绩论英雄”的工作理念,扎实开展区县比贡献、部门比服务、镇街比实绩、企业比发展、干部比担当、群众比风尚“六比竞赛”,迭代区县赛马、部门承诺、乡镇比拼和即时激励等打法,创新建立区县标志性点位“四季看变化”、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扬长补短实干争先双月会、村社党组织书记“雄鹰擂台赛”等机制,持续升温了“跑起来就有风”的浓厚氛围。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全媒体监督《看见》栏目推进“闻风而动、事不过夜”,以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推进“闻风而动、政企同心”,以12345政府阳光热线推进“闻风而动、接诉即办”,推动“闻风而动、闻鸡起舞、闻过则喜、事不过夜”过硬作风成为了湖州党员干部的鲜明标识。
  在湖州看见大众奋进之美。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讲好“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精彩故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也是全体新老湖州人的共同责任。这些年,湖州全市上下坚持全民总动员、全市齐发力,积极投身“实干争先·奋斗有我”行动,大力弘扬知重负重、知难克难、知短补短、知新创新“四知精神”,努力锻造“最中国”的党员干部、“最中国”的企业家、“最中国”的人民群众。全力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湖州的生动实践,市人大常委会广泛开展代表“亮身份”,市政协精心办好“民生议事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新阶层、新乡贤人士积极建言献策,形成了凝心聚智下大棋、同向而行划大船、握指成拳出大力的生动局面。
  当前,湖州正在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五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持续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加快打造实力、活力、品质、人文、美丽、幸福“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努力成为美丽中国的集成之地、浓缩之地、经典之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湖州篇章,为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